很多年前,在我还在上初中的时候,隔壁住着一个超级学霸。
某个周末,学霸回家之后嚎啕大哭。
因为他这一次考了全校第三,退步了两名。他跪在爸妈面前,不停地道歉说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。
母亲用这件事举例子,告诉我要好好学习(我呸!)。
不知,有多少人听说过有上万名学生参加高考的高中(央视曾播过该校的纪录片),学霸就在那里读书。
当时的我,心中总觉得哪里不对劲,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。这事就过去了。
现在想来,真的为那位学霸哥哥捏一把汗,要是一次考试出现意外,他不小心退步到几千名去,是不是就跳楼了?
从上高中的时候,学校的条幅上贴的就是:
“只要学不死,就往死里学”
“高考决定命运,奋斗决定人生”
“努力到无能为力,拼搏到感动自己”
当时班主任劝我们,吃饭喝水都要加速,每天半个小时的晚餐时间,他隔三差五地来教室守着,看看谁提前吃过饭进来学习。
然后在半个小时过去后的15分钟自修时间里(本来吃饭时间是45分钟),他偶尔站在台上表扬一下今天吃饭快的同学。
现在想来,真的有些滑稽。
毕业多年,不知现在的高考,是否还向当时那么荒唐?
实话实说,高考决定命运,这句话一点儿也没错。
但是自己的命运应该自己去选择,当孩子还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,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去发现答案,而不是把自己得出的答案强加给他们,并用意志告诉他们如何去做。
我们这一代人,最缺的,其实还是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。
传统的“孝”,几千年来维持中国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
但在今天,它成了束缚我们发展的枷锁。
孔子尊崇“孝”,因为老者的学识、经验总是超过年轻人的。
但在今天,并非如此。
有人说,成年人早就不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了。
那么我们的成长呢?
那才是形成人格最重要的时候。
无法张扬个性,不停地压抑人性。
因为不准恋爱,少男少女之间的感情竟然成了羞耻的事,学校和家长面对恋爱如临大敌。
现在的老师讲道理,早些年的,竟然还会公布于众,他们会被永远的钉在耻辱柱上。
我甚至无法想象那些孩子在长大以后,回想自己的母校时,该是怎样的心情。
当长者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的时候,他们很容易在性格上变的扭曲。
电影《黑天鹅》获得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。
难能可贵的是,它是从一个奋斗的少女的角度来讲述故事的,少女非常努力,努力到误入歧途。
女主妮娜(娜塔莉·波特曼 饰)是一名芭蕾舞演员,她有着精湛的技术,无可挑剔的动作。
妥妥的学霸无疑。
妮娜的母亲也曾是一名芭蕾舞演员,但因为怀孕生了她,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事业。
仿佛,妮娜一辈子都欠着母亲。
甚至妮娜自己都无法意识到,她所坚持的梦想,是母亲意识的一部分。
而从小到大的言传身教,都在督促着她成为最优秀的芭蕾舞演员。
妈妈从小告诉她如何做才是对的,让她误以为除此以外都是错的。
一个小学妹曾提到过,她的班主任推荐电影《黑天鹅》。
可这是一部惊悚片。
看了电影后,我想说,所有的惊悚都有可能变成事实。
被他人意志胁迫的人生,都在面临着引发精神疾病的危险。
你总是告诉他们怎样过的更好,却不曾问过他们是否愿意。当你的意志变成孩子全部的时候,他们会忘却自己的人生。
天鹅湖的故事在电影中是这样的:
被恶魔施了魔法的美丽女孩,变成了白天鹅,只有得到王子的爱才能够解脱。
同时,白天鹅邪恶的姐妹黑天鹅发现这一切,她诱惑王子,并使他痴迷。
得知真相的白天鹅悲痛欲绝,坠入悬崖,在死亡中获得解脱。
这样的故事观众已经看腻,总监决定改变剧情,让同一个人分饰白天鹅和黑天鹅。
这样一个角色,既要纯洁,也要魅惑。
优秀的妮娜是个乖乖女,为了不负母亲的期许,也为了自己的梦想。
她拼尽全力去拿到那个分饰黑白天鹅的主角,她恐惧别人会夺走这个角色,恐惧自己做的不够好。
新来的芭蕾舞者名叫莉莉,在妮娜眼中,莉莉是个坏女孩。技术上也远不及她,但却得到总监的认可。
总监对莉莉的评价一针见血:不精准,但是真实无虚。
莉莉很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,而妮娜渴望的,永远是第一那个位置。
其实很多学霸之所以优秀,不是因为他们总是强迫自己,把自己逼得嚎啕大哭,甚至生活混乱。
他们最厉害的地方,在于懂得调节身体和心理的机能,顺势而为,学会放手。
电影中有一个非常讽刺的片段,妮娜获得重要角色,母亲为她庆祝买了草莓蛋糕。
妮娜说,她的胃不舒服,劝母亲不要切太大块给她。
母亲抱起蛋糕,气愤的要把它扔掉。
特地买了你喜欢吃的蛋糕,你竟然不要,我这可是为你好啊!
你竟然这样伤我的心,太没良心了!
妮娜慌忙道歉,吃了一口母亲递来的蛋糕,并表达感谢。
这就是我们的教育,你以为蛋糕永远是美味的,却从不考虑孩子的胃是否受得了。
长久的接受别人意志的强迫,会误以为自己就是别人期许的那样。
电影的结束,妮娜成为了最闪耀的主角,她美丽的舞蹈征服了观众和总监,她本人却患上严重的精神疾病。
白天鹅完美坠入悬崖的那一刻,她的生命也走到了终点。
如果当时,哪怕是母亲简单的说一句,除了跳舞,生活还有很多美好的事。
或者提一句,你可以不选择跳芭蕾舞,别的事业也能有更美好的人生。
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。
只是因为母亲的遗憾,从小耳提面命的教导,让她的人生再也不属于自己。
可怕的不是舞蹈的梦想,可怕的是她从来不曾想过,这世界上除了芭蕾,还有别的。
社会发展这么快,早就不是单一标准可以衡量人生的时代了(这个标准从来就没对过!)。
高考可以改变命运,但高考不能决定命运。
那些苦苦不能毕业自杀的博士生,那些没有参加高考就以为自己人生完蛋的人,以及那些为了某一执念耗费一生的人。
人生实难,该学会放手。
而那些总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的人,何尝不是一种执念?
只不过两败俱伤罢了。
无脑影评之一,现在社会上只有能赚到钱才是硬道理,其他的所谓生活美好和全部不过是骗骗自己罢了。而读书是以后赚钱的基础,不读书不学习就只能当底层人。还说现在的年轻人经验比长辈丰富?当真不是脑子瓦特了?你父母的终点就是你的起点,这么中二你干脆直接生在王思聪家,眼高于顶吧,何必在这个本就贫贱的家庭发表自己的高论?
你问现在的教育是不是还像以前呢么荒唐?大发慈悲地告诉你 比以前更荒唐
整个天朝,何尝又给民众选择的权利?社会都是家长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