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发现,近些年美国的政治正确电影,越来越多了?
政治正确一词,最早出现在政治选举中。
即候选人主动迎合主流价值观,对所有人一视同仁,宣传博爱、平等、自由等主旋律,以此获得高支持率。
看似正能量?可却在美国文艺界刮起一阵妖风。
黑人、同性恋者、弱势群体......只要是社会大众对此抱有偏见的,都成为了拿奖的好素材。
《月光男孩》一口气都占了,于是夺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。
虽然电影的质量众说纷纭,但素材本身很讨巧却是不争的事实。
政治正确让电影都变了味。
今天君君要说的这部电影,就深受其害。
《炸弹之城》I 2018
豆瓣:7.0
君君鉴片
《炸弹之城》
适用人群:喜欢猎奇爽片,并且比较闲的朋友
推荐理由:造型有趣,除此之外就没了
时 长:95min
推荐指数:★★★
观看地址:百度云
一群来自德州小镇的朋克青年为了反抗社会,以及命运开始了一系列行动。
上面这是豆瓣电影中对《炸弹之城》的介绍。
简直胡说八道......
君君看完全片也没有发现主角们反抗了社会,反倒是被“社会”欺负的够呛。
在讲这个故事前,我们先来认识一下,什么是“朋克青年”。
朋克,是摇滚乐的一个分支,其特点就是,非常的暴躁。
其实大家早期对摇滚乐的主要印象便来源于朋克:愤怒、不妥协、嘶吼式演唱......
而朋克青年,则多是爱好朋克摇滚的年轻人,他们也像这种音乐形式一样,不羁、狂躁、叛逆、脏话连篇。
而且装扮奇特。
皮衣、铆钉、纹身、烟熏妆,以及那能扎破天空的莫西干发型......
醒目到走在哪里都有人盯着看。
但朋克并不是杀马特,这一点请牢记。
影史上也有很多经典的朋克形象,比如《龙纹身的女孩》、《出租车司机》等。
朋克代表的是一种反抗精神,一种要掀翻世界的精神。
但《炸弹之城》的导演显然只看到了皮毛。
电影的剧情非常简单,君君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:
“你瞅啥?”“瞅你咋的!”“老子削死你!***的!”
要不君君说没看到反抗社会,因为这电影主要讲的就是:
两帮小伙互相看不顺眼打了几次架啊!
导演本来可能想拍一部具有社会意义,能为社会边缘群体发声的电影,却不料变成了小孩打架这种没水准的故事。
其实这部电影取材的真实事件是非常有争议性的,本可以拍出一部更好的电影。
1997年,在美国德州的一个小镇,几个玩乐队的朋克青年与一群高中生发生口角,之后便矛盾不断。
两伙人先后打了几次架,终于在男孩布莱恩被冲动的高中生开车撞死后,结束了这场冲突。
然而这起看似普通的杀人事件,判决却出现重大偏差。
凶手被定为过失杀人,不仅没有坐牢,而且罚款也最终不了了之。
这一切,只是因为死者是个朋克青年,而凶手是个体面的学生。
他有教养,有前途,陪审团不愿相信他会故意杀人。
况且,一个朋克青年而已,死了对社会也没什么坏处。
富有话题性的事件经常被翻拍成电影,并且出现了不少经典作品。
韩国就很擅长这一点,比如《熔炉》、《辩护人》、《素媛》等都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好作品。
可是《炸弹之城》显然将一个好故事玩砸了,因为导演的思路错了。
电影从头到尾,导演都在试图将朋克青年塑造成弱势群体的形象:被警察针对、被高中生胖揍、被法庭区别对待......
就差说一句:你们快去同情他们啊!
而本片中的朋克青年们除了外表十分夸张外,就只是喝喝酒、玩玩乐队,最多也就在公共墙壁上涂鸦而已,老实的不行。
甚至连最后朋克青年们的反击也像是被逼上梁山的行为,充满了委屈。
能把朋克青年拍的这么小清新君君也是服气的。
没有奋力为权利斗争,反而希望靠卖惨来博取同情。
这也是许多真朋克青年十分不满这部电影的原因:披着朋克的外衣,内容却软弱不堪。
相比之下,《熔炉》里的小律师才是真朋克:
即使全世界都反对,也要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。
可惜《炸弹之城》导演空有技巧,环形结构、双线叙事都玩的很溜,但做出来的却是一碗精致的政治正确鸡汤。
但这也不能怪他,毕竟近年电影圈内也已经政治正确泛滥。
远到同性题材的《达拉斯买家俱乐部》,近到边缘群体的《水形物语》,都是拿奖拿到手软。
当然这些电影本身质量也很高,拿奖是情理之中,但却无形中印证了许多电影人的猜想:
政治正确就容易拿大奖,政治正确就是好电影。
且不说这样的想法扭曲了电影的本质,不断重复主旋律的行为也会让人厌烦。
所以当川普大讲政治不正确的言论时,才会意外的获得那么多人的支持。
政治正确本身没错,但当它变成一种泛泛之谈,甚至是一种手段时,它本身的意义也就被瓦解了。
回到《炸弹之城》上,当导演试图用政治正确的套路去讲这些叛逆青年时,效果则适得其反。
朋克青年认为它根本不朋克,普通观众则会觉得它除了人物造型别无亮点。
本来有野心拍出尖锐的社会现实,却无奈成为一场猎奇服装秀。
这是这部电影的悲哀,也可以说是当今美国电影届的悲哀。
你真幽默,不论对错,起码是民主的,即使选错了路,尝到后果,未来民众就会为了自身利益更加谨慎的选择,朴槿惠当选和下台就是很典型的例子。你所谓的东方明主就是房价高,物价高,职业收入分化严重,有钱人多少都打擦边球获利,赚到钱了就移民,法制也远不如发达国家健全,留学生也比清华北大更有就业竞争力,你有选择的权力么?没有。至于你说的文化输出,中外电影在外国票房和本国票房对比下就知道了。光电影特效就够我们追十几年了,我不是崇洋媚外,只是真正想强大自身就要学会吸收和接纳别人的优点,不是盲目的自以为是,中国现在的一定程度上的强大也是因为改革开放,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结果。慈禧太后也以天朝上国自居,八国联军打过来就抱头鼠窜了,你就是盲目自大肤浅。
果然有些中国人当奴才当惯了,就算你让他站着,他的脊梁和膝盖也都是弯的,骨子里的奴性怎么也去不掉了,见着洋大人就卑躬屈膝,连洋大人的屁他都觉得是香的。